“半条被子”连着初心温暖民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9-07-30 20:33
点击数:
“大姐,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们给你送一条新被子来。”
“记者同志,当年送我半条被子的3名红军姑娘,你晓得她们如今在哪里吗?她们说过要回来看我的,我想她们啊。”相处短短6天,是什么样的情深,让徐解秀老人苦苦等待了一辈子。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了这个温暖了全中国的“半条被子”故事。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探访“半条被子”发生地
6月27日一早,光明日报“重走长征路”采访小分队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来到沙洲,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几个醒目的大字。
在有着29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里,记者见到了徐解秀的小儿子——今年已经81岁的朱中雄。“解放后我母亲才对我们讲起。”朱中雄说,“3个女红军借宿时经常帮忙做家务,搞卫生,还治好了我母亲的腿伤,她们临走时答应等胜利后一定回来看我母亲,所以我母亲就一直等啊,经常到村边的桥上等着红军回来。”
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馆中人头攒动。在“半条被子”故事展板前,徐解秀老人的曾孙女、讲解员朱淑华娓娓道来:中央红军经过汝城的短短的7天时间里,在汝城这块土地上,演绎了太多红军与百姓鱼水情深的故事。“一块山楂片”“一只藤碗”“两个红薯”“一条裤子”……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半条被子”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朱淑华尽管已经讲了无数遍,可每到动情处,眼中总是含着泪水。
“半条被子”践行党的宗旨
“不乱打土豪,不乱拿群众一点东西”“进入宿营地时,要向群众做宣传,出发时要向群众告别”。1934年11月7日,邓小平担任主编的《红星报》在汝城发布了长征路上唯一一份号外。这份号外,不是报道重大新闻和消息,而是宣传加强党和军队组织纪律性。“正是因为有号外里‘出发时要向群众告别’这条纪律,所以才有了‘半条被子’的故事。这些宣传,对于提高党和红军的威望,起到了重要作用。”汝城县党史办原副主任徐宝来说。
“长征时,我们就是靠纪律吃饭的。”在桂东沙田镇纪律文化中心,展板上的这条口号令人眼前一亮。其实,早在1928年4月3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在沙田颁布并严格推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第一个条文式党纪党规,被称为“第一军规”,后来又逐渐发展演变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33岁的陈耿在“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纪念馆担任讲解员。他介绍,“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以后经过了反复细化和调整。比如,“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其中一条就是“上门板”,从“还门板”到“上门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背后深意却耐人寻味。原来,战士借来睡觉的门板大小不一,而且村子里多是老弱妇孺,为了不添麻烦,红军在还门板时还必须上好才行。
家住桂东沙田镇的古稀老人郭国齐至今仍记得爷爷郭大洪和父亲讲述的红军故事。1928年8月,朱德率领红军进驻桂东南边村开展革命活动时,看到郭大洪一家生活贫困,连一床棉被都没有,当即将自己行军携带的棉被和毯子都送给了郭大洪。这就是著名的“一床棉被”的故事。“一碗汤药”讲述了老百姓对战士的恩情。陈耿介绍,1931年工农革命军红七军来到桂东,军部特务连指导员吴西在战斗中负伤,住进一位老大娘家养伤,老大娘将家里仅有的鸡蛋换成药,并且亲侍汤药,直到吴西伤愈归队。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一切为了人民,这就是对党和人民关系的最好注解。(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蓉 张青 李睿宸 孙云清)
(本文摘自: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