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

作者: 时间:2021-11-24 点击数:

 

《中医伤科学》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群):临床医学

制定人:简亚平

合作人:张毅敏、简亚平、范旦

制定时间:20216月

 

 

 

 

 

《中医伤科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ZX243164                适用专业:医学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修课方式:                  教学时数:  40学时

总学分数:2.5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中医伤科疗法历史悠久,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特别是近年来,中医伤科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骨伤科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骨科学成果,初步形成了一门理论观点新、技术领域广、临床疗效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学科,大提高了伤科学在中医临床学科中的地位,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伤科学绪论、伤科学基础、骨折、脱位、伤筋、损伤内证。

2.课程性质

中医伤科学就是培养骨伤科学基本技能与训练得一门临床学科,它就是骨伤方向本科学生得必选课与专业临床课程之一。讲授本课程得目得与任务,就是使学生在中、西医学各门基础课程得基础上,基本掌握中医骨伤科得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患诊断、治疗得基本方法。 通过中医骨伤学得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具体病人应用所学得知识进行正确得诊断、熟练得骨伤急救,运用所学得骨伤整复手法、手术与康复等疗法处理骨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课程在第学期开设,共4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4.课程作用

《中医伤科学》教学所要达到得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常见内伤疾病、以及骨肿瘤得诊治,了解创伤急救得基本常识;熟悉常见筋伤疾病得诊治及关节脱位得诊治要点;掌握骨伤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各部位常见骨折得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与治疗方法尤其就是常用正骨手法与固定方法,能够独立诊治骨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以《人体解剖学》、《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医伤科学》课程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医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明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保健指导的能力,本课程为培养学生该能力提供支撑。课程设置参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标准,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2.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基层医生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参照医疗行业准入标准即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纲所要求的知识要点进行整合,简化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增加相关的体现伤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专业特点,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课程讲授以常见内伤疾病、以及骨肿瘤的诊治,了解创伤急救的基本常识;熟悉常见筋伤疾病的诊治及关节脱位的诊治要点;掌握骨伤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各部位常见骨折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尤其是常用正骨手法和固定方法,能够独立诊治骨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培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刻苦勤奋、认真细致、严谨要求、不断进取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做到与学生将来工作岗位接轨,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循序渐进,从基本理论知识入手,延伸到相关的疾病,同时参照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构建从生理到病理递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采取项目引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校内模拟工作环境中边教边做,在临床实际工作岗位中边做边学,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达到学生岗位综合技能培养目标。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研制、开发多媒体课件,建立并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学习情境设计,采用病例导入、模型示教、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床旁教学等方法。课程考核以考试大纲为依据,采取理论与实践考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中医伤科学》总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操作(含见习、病例讨论)10学时。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训中心和医院完成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熟悉常见筋伤疾病的诊治及关节脱位的诊治要点。

2. 掌握骨伤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各部位常见骨折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3. 能够独立诊治骨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二)能力目标

1.掌握伤科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正确处理。

2.掌握伤科常用的操作技术。

3.熟悉常见疾病的病例分析方法和步骤。

(三)素质目标

1.学生应具备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病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以体现。

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特别加强诚信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

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

1  《中医伤科学》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建议学时

情境一

 

绪论

 

 

 

 

 

知识要求:

1.熟悉中医伤科理论体系与历代名医、名著及其贡献。

2.了解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与中医骨伤科学。

技能要求:

熟悉了解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与历代名医、名著及其贡献。

 

 

 

理论2

情景二

基础理论

 

知识要求:

1.掌握骨伤科外力损失病因、气病、血病病机及脏腑病机。

2.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3.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和内容。

技能要求:

1.能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骨伤科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在骨伤科中的运用。

理论2

 

情景三

骨节、筋络

知识要求:

1.掌握骨节、筋络的功能。

2.熟悉骨节、筋络的生理结构及简要修复过程。

3.了解骨节、筋络的概念、神经支配、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技能要求:

1.掌握骨节、筋络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骨节、筋络的功能。

理论2

 

情景四

骨伤科疾病的分类

知识要求:

1.掌握按损失部位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2.熟悉骨伤病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3.了解筋骨病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技能要求:

能够准确分辨各类骨伤科疾病。

按损失部位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理论4

 

情境五

诊查与辩证

知识要求:

1.掌握伤科六诊、筋骨、关节诊查法、神经功能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及卫气营血辩证方法。

2.熟悉伤科六诊、筋骨、关节诊查法、神经功能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及卫气营血辩证要领。

3.了解伤科六诊、筋骨、关节诊查法、神经功能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及卫气营血辩证概念和意义。

技能要求: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为骨伤科疾病进行全面诊治、治疗、预防。

掌握伤科六诊、筋骨、关节诊查法、神经功能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及卫气营血辩证方法。

总学时6

理论4

实验2

情境六

辅助检查

知识要求:

1.熟悉影像检查、常规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X线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技能要求:

学会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对骨伤科疾病进行综合分析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病例特点进行初步诊治

X线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总学时4

理论2

实验2

情境七

手法

知识要求:

1.掌握正骨八法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

2.熟悉手法的概念、功效、分类以及各种说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了解各种说法的区别和概念。

技能要求:

能够运用各种手法进行治疗。

正骨八法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

 

总学时4

理论2

见习2

情景八

固定疗法

知识要求:

1.掌握外固定的常规操作步骤、要领及适应症。

2.熟悉外固定和内固定的适应症、种类及方法。

3.了解外固定和内固定的概念、优缺点、方法和处理。

技能要求:

学会外固定技术操作,在处理中能迅速采用相适应的治疗。

外固定的常规操作步骤、要领及适应症。

总学时4

理论2

实验2

情景九

药物治疗

知识要求:

1.掌握内治法的三大原则和外治法的各种剂型的功效、用法、适应症。

2.熟悉内治法的代表方剂和外治法的常用方药。

3.了解药物治疗的概念和依据。

技能要求:

学会合理运用内治法和外治法进行相适应的治疗。

内治法的三大原则和外治法的各种剂型的功效、用法、适应症。

 

理论4

情景十

功能锻炼

知识要求:

1.掌握练功疗法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2.熟悉练功疗法的分类及导引疗法的效应。

3.了解练功疗法和导引疗法的概念沿革。

技能要求:

能根据伤科病人具体情况进行锻炼指导。

练功疗法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总学时6

理论4

实验2

情景十一

其他疗法

知识要求:

1.掌握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的适应症及其应用。

2.熟悉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小针刀疗法的适用范围、禁忌证及其注意事项。

3.了解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小针刀疗法的概念、原理、性质和原则。

技能要求:

能根据病情灵活运用各种疗法进行治疗。

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的适应症及其应用。

 

理论2

                    合计 40学时(理论30  实验10

 

 

2.学习情境设计

 

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一

绪论

教学时间

2学时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熟悉中医伤科理论体系与历代名医、名著及其贡献。

2.了解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与中医骨伤科学。

学习内容

1.中医伤科理论体系与历代名医、名著及其贡献。

2.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与中医骨伤科学。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熟悉我国骨伤科学发展的进展。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

教学流程图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考核方式

笔试、提高

学习情境二

 

基础理论

教学时间

2学时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骨伤科外力损失病因、气病、血病病机及脏腑病机。

2.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3.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和内容。

 

 

 

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

学习内容

骨伤科外力损失病因、气病、血病病机及脏腑病机。

 

学习性工作任务

1.掌握相关知识。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

教学流程图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考核方式

笔试、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三

骨节、筋络

教学时间

2学时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骨节、筋络的功能。

2.熟悉骨节、筋络的生理结构及简要修复过程。

3.了解骨节、筋络的概念、神经支配、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学习内容

骨节、筋络的概念、神经支配、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结构及简要修复过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

教学流程图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教学条件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考核方式

案例分析、操作考核、笔试

学习情境四

骨伤科疾病的分类

教学时间

4学时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按损失部位的分类方法。

2.熟悉骨伤病的分类方法。

3.了解筋骨病的分类方法。

学习内容

1.骨伤科疾病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

教学流程图

精讲→讨论→录像→案例分析→实训作业

教学条件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

考核方式

笔试、病例分析、实验操作

学习情境五

诊查与辩证

教学时间

6学时(理论4

(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伤科六诊、筋骨、关节诊查法、神经功能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及卫气营血辩证方法。

2.熟悉伤科六诊、筋骨、关节诊查法、神经功能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及卫气营血辩证要领。

3.了解伤科六诊、筋骨、关节诊查法、神经功能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及卫气营血辩证概念和意义。

 

 

学习内容

伤科六诊、筋骨、关节诊查法、神经功能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及卫气营血辩证方法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型演示法、实训作业法

教学流程图

精讲→模型演示→案例分析→讨论→实训

教学条件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

考核方式

笔试、案例分析、提问

学习情境六

辅助检查

教学时间

4学时(理论2

      (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熟悉影像检查、常规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X线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学习内容

1. 影像学检查

2. 常规检查

3. 常用穿刺术及穿刺液检查

4. 活体组织检查

学习性工作任务

1.学会运用各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2.具有相关的实践经历,熟悉临床诊疗程序,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3.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教学流程图

病例导入→结合病例讲授→病例分析→讨论→床旁教学

教学条件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

考核方式

笔试、案例分析、操作、提问

学习情境七

手法

教学时间

4学时(理论2

      (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正骨八法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

2.熟悉手法的概念、功效、分类以及各种说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了解各种说法的区别和概念。

学习内容

1. 手法的概念

2. 正骨手法

3. 上骱手法

4. 理筋手法

学习性工作任务

1.学会运用各种手法进行治疗,熟悉临床诊疗程序,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3.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

教学流程图

病例导入→结合病例讲授→病例分析→讨论→床旁教学

教学条件

教材、案例、课件、多媒体设备

考核方式

笔试、案例分析

学习情境八

固定疗法

教学时间

4学时(理论2

      (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外固定的常规操作步骤、要领及适应症。

2.熟悉外固定和内固定的适应症、种类及方法。

3.了解外固定和内固定的概念、优缺点、方法和处理。

 

学习内容

1. 外固定方法、适应症

2. 内固定的方法适应症 

学习性工作任务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与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教学方法运用恰当自如。

 

……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

教学流程图

病例导入→结合病例讲授→病例分析→讨论→床旁教学

教学条件

教材、案例、课件、多媒体设备

考核方式

笔试、案例分析、知识抢答

学习情境九

药物治疗

教学时间

4学时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掌握内治法的三大原则和外治法的各种剂型的功效、用法、适应症。

2.熟悉内治法的代表方剂和外治法的常用方药。

3.了解药物治疗的概念和依据。

 

学习内容

1. 药物治疗的概念和依据。内

2. 治法的三大原则和外治法的各种剂型的功效、用法、适应症。

3.内治法的代表方剂和外治法的常用方药。

技能要求:

 

学习性工作任务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与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教学方法运用恰当自如。

 

……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

教学流程图

病例导入→结合病例讲授→病例分析→讨论

教学条件

教材、案例、课件、多媒体设备

考核方式

笔试、案例分析、知识抢答

学习情境十

功能锻炼

教学时间

6学时(理论4

      (实验2)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握练功疗法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2.熟悉练功疗法的分类及导引疗法的效应。

3.了解练功疗法和导引疗法的概念沿革。

 

学习内容

1. 练功疗法的概念、历史沿革、分类、体位与操作

2. 导引疗法的概念、流派、分类、内养功和保健功。 

学习性工作任务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与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教学方法运用恰当自如。

 

……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

教学流程图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教学条件

教材、案例、课件、多媒体设备

考核方式

笔试、案例分析、知识抢答

学习情境十一

其他疗法

教学时间

2学时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的适应症及其应用。

2.熟悉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小针刀疗法的适用范围、禁忌证及其注意事项。

3.了解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小针刀疗法的概念、原理、性质和原则。

学习内容

1.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小针刀疗法的概念、原理、性质和原则。

2.针灸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小针刀疗法的适用范围、禁忌证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性工作任务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与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教学方法运用恰当自如。

 

……

教学方法

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

教学流程图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教学条件

教材、案例、课件、多媒体设备

考核方式

笔试、案例分析、知识抢答

 

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团队

本课程组需配置教师6人,其中主讲教师4人,要求中级以上职称,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行业工作经历。实验教师2人,要求专科以上学历。按专业教师数量2:1配置兼职教师。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应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保证校园网畅通,教室内光线明亮、安静。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应满足本课程教学需要,与临床实际工作实现高度统一。需要骨伤科实训室3间,面积约300m2。根据教学进度,教师和学生可在校内的骨伤科实训室完成骨伤科基本技能示教、练习及考核,并可配合课程要求于课余时间开放,供学生练习各种操作使用。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应满足本课程临床实习的需要。校外实习基地应包括区县二级医院,应有20张以上骨伤科病床,具备能够满足临床教学需要的相关诊疗设备,具备能够满足30名学生上课的多媒体教室及理论实践教学师资。乡镇卫生院,应具备满足学生进行常用临床基本诊疗操作的相关设备,具备能够满足2名学生实习的带教教师。县防疫站,具备疾病控制、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和卫生监测的相关科室及设备,具备能够满足5名学生实习的带教教师。

3.仪器设备

本课程教学配备多媒体设备,挂图、模型以满足技能操作训练需求,提高相应技能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项目引领、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1)充分利用教学平台(TPMP平台、智慧职教、智慧课堂等)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病例分析。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CPC(临床病例讨论)教学法等。

2)教、学、做一体化:将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做同时进行,使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做,课堂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

教师应努力通过课堂讲授与运用挂图、教具、电教、考试等各种教学手段,使学时理解并掌握。教学方法:课前由教师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病例设置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准备,查找相关医学文献。课堂上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采取讨论式教学,每组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最后,由教师进行引导总结。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显著加深同学们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2)模拟诊疗的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在模拟的情境中,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实践采集病史并记录,体格检查,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做出初步诊断并制定处理方案的工作过程。如婴儿腹泻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3)模型示教、模拟操作的教学方法:如病情诊断、手法复位、功法锻炼等都可在模型上示教及实训,显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给出提纲,学生按提高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课时教师根据提纲内容简单评估,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内容,教师组间巡回指导,最后由小组间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3.教学手段

1)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尤为重要。随着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上很难说服患者及家属同意接受示教,这样的矛盾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中呈现大量临床图片加以弥补。骨伤科教学包含大量检查和操作,由于时间、病例和无菌原则的限制,许多内容无法演示,直观认识的缺乏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多媒体教学可再现许多以往积累的典型病例、诊治方法等,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直观信息,便于对疾病的全面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库,以习题、模拟试卷、问答、论坛等形式,与学生在课后建立多种形式的广泛联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

1.推荐教材

人卫出版社出版的《中医骨伤科基础》(主编李玄)是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2.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统编教材、实验实训指导、技能考核指导、试题库、典型病例库、课程教学录像、影像图库、执业医师考试参考书等。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涉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作为考核重点。期末闭卷考试(针对上课内容,以选择、问答题等形式),占70﹪,由学院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实践考核由教研室组织考核,包括操作考核及平时实训课程情况综合评分,占30%

(五)其他必要说明

 

 

 

附件三:

《中医伤科学》课程基本情况表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伤科学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实践学时

30

理论学时

10

学分

2.5

适用专业

临床专业

 

所属部门

医学院

所属教研室

中医

主要授课教师

张毅敏、阳松乘、范旦、王岚玺、黄晶晶

 

、课程建设情况

 

课程调研报告

课程标准

授课计划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实验教学以及临床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能基本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基本具备基层常见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保健指导的能力。

 

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的正确处理。

2.掌握骨伤科科常用的操作技术,熟悉常见疾病的病例分析方法和步骤。

 

 

课程学习内容

中医骨伤科学总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操作(含见习、病例讨论)10学时。分骨伤科基础和临床部分。

 

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涉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作为考核重点。期末闭卷考试(针对上课内容,以选择、问答题等形式),占70﹪,由学院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实践考核由教研室组织考核,包括操作考核及平时实训课程情况综合评分,占30%

 

 

课程建设基础

1.确定课程纲要。

2.选编教材。

3.创建教学计划和教案

4.组织课程实施。

5.开展课程评价。

 

 

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相关教学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争取3-5年的时期内,把课程培育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校级精品课程,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省级精品课程。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

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实验教师;

二是教学内容建设,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先进,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是教材建设,要建设或使用精品教材、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

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目标建设中的进度、时间、经费等情况,需要得到学校的资助和相关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在这深表感谢。

 

 

 

版权所有 ?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地址:永州市零陵区南津北路338号 联系电话:0746-6368162 湘ICP备14001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