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2025年度护理学院工作计划

作者:时间:2025-02-28点击数:

2025 年度护理学院工作计划


  全面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 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将内涵、特色、高质量内化为一种行动自觉。按照湖南省高 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资源、 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践教学基地、技术 技能平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可持续发展保障机 制等方面形成新的优势和特色,以核心专业护理专业建设为 基础,全面推进“楚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一、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一)以“三全育人”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思政教育、“三全育人”,做好课程思政融合和教育,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推动大思政格局形成,引 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 做进课堂、做到个人。形成学校、家庭、企业德育教育闭环,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申报 1 个三全育人特色案例;
2 、培育 2 个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二)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健全专业标准体系。
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和落实机制,进行专业重塑与优化。
1 动态调整全日制三年制护理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护理和助产专业技能抽考标准 2 个、课程标准匹配度达 70% ,申报人培方案省级优秀评价。
2 、积极参与 2 个全国智慧健康养老产教融合共同体、全 国婴幼儿照护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3 、牵头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参与建 1 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4 、积极申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三)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推进“五金”建设,落实“三教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 教材、信息化课堂教学等方面。
1 、课程建设: 2025 年新增 2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立项和认定。
2 、教材建设: 2025 年新增 3 本省级优秀教材。
3 、湖南省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验收合格或者优秀。
4 、进一步完善校级健康服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5 、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校赛 一等奖 2 个、省赛一等奖 1 个、国赛获奖 1 个。
6 、培育 2 个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四)共建 “名师引领、专兼融通”专业(群)教学 团队。
以培养“双师型”教师、打造专兼结合,培育国家级教 学创新团队为重点,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在构建“双 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优化双师结 构,推动固定岗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人事管理改 革,开启校企人员流动“旋转门” . 专业教师“双师型”比 例达到 100%
1 、推进省级 3 个“名师(工作室)”建设。
2 、内培 5 名、外聘 5 名行业专家为双专业带头人;
3 、培养 1 名省级骨干教师、 3 名院级骨干教师;
4 、青年教师顶岗实践达 80%
5 、积极培育“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6 、引进和培养 3-5 名博士,加快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学 试点项目。
(四)高标准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国家建成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技术技 能创新平台,校企共建共享校内校外“开放、融通、共享” 实训环境,创新“双主体育人、双导师带教、双身份(实习 + 学徒)实践、双创孵化”实践教学模式,高标准建设校 内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推进智慧医学(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二期建设,推进基本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老年护理实训室,建成示范性省级技能竞赛基地,成为开放型、共享型全龄健康服务实训中心。

2、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新增 5 个顶岗实习医院、3 所高端养老机构、5 所社区医疗服务点、6-8 个托幼机构实习就业基地。实行“双导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利用毕业设计空间对学生实施空间管理。确保 2025 年湖南省毕业设计全部“合格”。

3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 践基地 1 个。
(五)构建“学、研、培、推”服务体系。
提高专业(群)服务社会能力。
1 2025 年完成应用型医疗及护理科研 2 项、科研成果 推广应用 3 项。
2 、扩大急救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和服务对象,推进育婴师、 养老护理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及考证工作。
3 、完成 1+X 证书制度试点:在现有老年照护、失智老 年人照护、母婴护理、幼儿照护 4 个证书基础上,进行第四 批“产后恢复”证书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 1+X 证书课程在 线资源,提升资源热度;
4 、开展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病患照护等职业技 能培训与考评, 2025 年年均培训 3000 人次以上。
5 、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健全 1+X 证书 试点培训与考评工作,做好我校护理专业相关 4 X 证书的
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制定学时学分记录规则。

6、推进省级“1+X”证书试点项目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六)持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我校韩语方向的办学特色国际合作办学经验向同类院校推广。

1 、持续推进与韩国木蒲大学合作办学的护理(中外合作 专业)项目,要打造精品。 2025 年招生预计 110 人。
2 、建设中韩双语课程资源,参与国家 “中文+职业技 能”项目建设。推广乍得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用。
3 、持续推进海外员工培训中心建设,派出教师赴老挝进 行护理技术培训,联合健康服务企业走出去。
(七)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每个导师指导个班级学生的专 业课学习、实习就业指导、护士执照考试辅导、毕业设计的 全程指导,完成 2025 届高职 1600 多名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及 个人实习空间的设计与建设。
2 、与教务处、督导室等部门完成每学期常规教学评估。 完善纪律检查制度,落实帮扶措施,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旷 课较多、补考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摆脱学习 上的困境,同时,强化学习意识,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 质量。
3 、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学保障体系。开 展“公开课”和“优质课”等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 力和水平。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与医院的合作,增加临床实 习机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足够的实践锻炼。完善实训 设施,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拓展学生能力:抓好在校学生学历教育的同,积极与 本科院校沟通,在平时教学中融入专升本辅导,每位教师负 责一门课程。同时开拓非学历教育项目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资 格考试培训,保证护士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98% 以上。
5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实行一对一辅导和培训, 争取 2024 年参加湖南省高职组的技能大赛并取得好成绩。
6 、组织培训学生护理、助产技能抽考项目考试,争取 2025 10 月份参加全省技能抽考取得“优秀“成绩。
二、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 职业道德、扎实专业技能和全面发展的护理专业人才。通过 创新学生管理方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在 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一)在深化思想引领上下“真”功夫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邀请优秀护理前辈和行业专家进行职业道德讲座,分享职业经验,树立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举办护理伦理辩论赛、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化对职业道德的理解。

(二)在提升管理效能上下“实”功夫

通过优化学生管理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 化和人性化。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管 理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培养学生的组织管 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作用。利 用信息化手段,如智慧校园系统,实现学生信息的实时更新 和高效管理。
(三)在构建和谐心灵上下“暖”功夫
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 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工 作,强化风险预判和危机干预,完善“寝室-班级-学院- 学校心理中心-医院五级预警网络。利用金秋文化艺术节、 医路成才大讲坛等、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如护理技能大赛、 文艺晚会、体育竞技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活动,如 525 心理健康月、天使加油站、心理辅导讲 座、压力管理工作坊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心 理素质。
(四)在强化资助上下“细”功夫
通过细化资助的规范化管理,特困生教育管理工作得以 更加严谨。在奖助金的评比中无条件地坚持“公平、公正、 公开”的原则,使资金发到每一位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上;拓 宽助学渠道,增加助学岗位。广泛宣传优秀特困生事迹,引 起社会各界人士对特困生的关注,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特困生。
三、建议纳入学校工作要点的内容
1 、持续推进资源库课程资源建设。
2 、提前谋划教师教学能力比赛。
3 、推进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版权所有: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湘ICP备14001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