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员会向我校发来表扬信,对工程学院李涛、唐俊杰、龙逸辉三位同学在2025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优异表现予以高度肯定和通报表扬。他们在江华县团委办公室助理岗位上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多项县级重点活动,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这封表扬信不仅是对三位同学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实践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构建“专业教育+思政引领+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学院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真实环境中锤炼技能、服务基层。近三年来,该院学生累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达60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过3万小时,覆盖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乡村振兴支援、社区公益等多个领域,多次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
在公益服务与社会实践方面,工程学院依托“永职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平台,持续组织开展“三下乡”“义务维修”“技术助农”“电商帮扶”等具有工科特色的品牌项目,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服务效果显著。在2025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该院共有超过500名学生踊跃参与,投身基层技术支援、支教助学、文化宣传、生态保护等多类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工程有为”的青春担当。
李涛、唐俊杰、龙逸辉三位同学的事迹,是该院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缩影。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用技术赋能基层,用热情服务群众,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学真知、在实践中作贡献”的育人目标。
今后,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校企地合作平台,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引导更多学生走进基层、服务社会,在实干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