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筑牢青少年安全防护网,切实提升乡村学子应急自救互救能力,10月17日,凭借教育部第三批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与湖南省红十字应急救护智能化培训基地的专业优势,由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急救培训师和护理学院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专程前往永州市零陵区大庆坪学校,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急救技能科普活动。同时为同学们送去了满载关怀的文具和学习用品,用专业与爱心为乡村教育注入温暖力量。
科普环节中,培训老师们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场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AED),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法)、常见外伤止血包扎等核心急救技能。为了让抽象的知识更易理解,老师们一边演示一边细致拆解动作要领:“心肺复苏时,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用海姆立克法时,要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其腰部,快速向上冲击”。同时,老师们现场展示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强调了“黄金4分钟”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实操演练阶段,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彻底点燃。大家分组围在模拟人教具旁,在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认真练习每一个动作。从按压姿势的调整到包扎手法的改进,老师们耐心纠正着同学们的细节问题,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初三年级学生李同学兴奋地说:“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急救场景,今天亲手实践了心肺复苏,感觉收获特别大,以后遇到紧急情况也能试着帮忙了。”
活动尾声,志愿服务团队为同学们分发了笔记本、中性笔等学习用品。当崭新的文具送到手中时,同学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纷纷向老师们表达感谢。大庆坪学校的负责人王群校长表示,此次活动既填补了学校急救教育的空白,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公益活动走进乡村校园。
作为深耕职业教育与公益服务的高校,护理学院始终坚守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乡村学子的应急救护意识和技能,更搭建了校地合作的良好桥梁。未来,该校将继续依托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和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公益活动,让急救知识惠及更多群体,用实际行动诠释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